欧美一级爽aaaaa大片,国产精品成人自拍,国产999精品久久久,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優秀范文 防雷預防措施

防雷預防措施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09-20 16:08:0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防雷預防措施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第1篇

關鍵詞:雷電,施工機械,危害,預防措施

西班牙PDC系列提前放電避雷針

1雷電的危害

1.1直接雷擊的危害 是指雷云對大地某點發生的強烈放電,它可以直接擊中設備

1.1.1雷電流的熱效應及其危害。雷電流通過導體時,能使放電通道的溫度高達數萬度,在極短時間內將電能轉換成大量的熱能。雷擊點的發熱能量巨大,能夠使溫度達到6000℃以上的溫度,從而造成施工設備燒毀甚至融化。

1.1.2 雷電的電效應及其危害。雷云對大地放電時,雷電流通過具有電阻或電感的物體時,因雷電流的變化率大(幾十微秒時間內變化幾萬或幾十萬安培),能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足以使電力系統的設施燒毀、導致可燃易爆物品的爆炸和火災,引起嚴重的觸電事故雷擊還能夠造成電效應和沖擊波,雷擊時雷電流通過通過施工設備產生電動力的破壞作用,雷電沖擊波的迫害作用就跟爆炸時附近物體及施工設備、人所受到傷害。

1.1.3 雷電的機械效應及其危害:雷電直接擊中施工機械設備,從而造成機械設備毀壞。

1.2雷擊電磁脈沖的危及其危害

1.2.1 雷電的靜電感應及其危害:雷云的靜電感應是指帶電的雷云接近地面時,對導體感應出與雷云符號相反的電荷,建筑物或設備頂部大量感應電荷不能迅速流入大地,從而產生很高的對地電壓即靜電感應電壓,它可達到幾萬伏,能擊穿數十厘米的空氣間隙發生火花放電。

1.2.2 雷電的電磁感應及其危害:雷電發生時產生很大的雷擊電流,又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在其周圍空間里產生交變電磁場,不僅會使處在這一電磁場中的導體感應出較大的電動勢,還會在附近的傳輸信號線路、埋地電力線、設備間連接線等部位產生感應電流并侵入設備,使連接在線路中間或終端的設備遭到損害。

1.2.3 雷電的電磁脈沖及其危害雷電電磁脈沖:是天空打雷時產生的作為干擾源的強大閃電流及其電磁場。它的感應范圍很大,對建筑物、人身、以及車輛和各種電氣設備及管線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這種危害就是雷電電磁脈沖所產生的干擾。

1.2.4 雷電反擊:遭受直擊雷的金屬體(包括接閃器、接地引下線和接地體),在引導強大的雷電流流入大地時,在它的引下線、接地體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金屬導體上會產生非常高的電壓,對周圍與它們連接的金屬物體、設備、線路、人體之間產生巨大的電位差,這個電位差會引起閃絡。在接閃瞬間與大地間存在著很高的電壓,這電壓對與大地連接的其他金屬物品發生放電(又叫閃絡)的現象叫反擊。

2防雷技術

2.1接閃就是讓在一定范圍內出現的閃電能量按照人們設計的通道泄放到大地中去。避雷針是一種主動式接閃裝置,其功能就是把閃電電流引導入大地。避雷線和避雷帶是在避雷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采用避雷針是最首要、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2.2接地就是讓已經納入防雷系統的閃電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能夠有效地降低引下線上的電壓,避免發生反擊。過去有些規范要求電子設備單獨接地,目的是防止電網中雜散電流或暫態電流干擾設備的正常工作。接地是防雷系統中最基礎的環節。

2.3均壓連接就是接閃裝置在捕獲雷電時,引下線立即升至高電位,會對防雷系統周圍的尚處于地電位的導體產生旁側閃絡,并使其電位升高,進而對人員和設備構成危害。為了減少這種閃絡危險,最簡單的辦法是采用均壓環,將處于地電位的導體等電位連接起來,一直到接地裝置。金屬設施、電氣裝置和電子設備,如果其與防雷系統的導體,特別是接閃裝置的距離達不到規定的安全要求時,則應該用較粗的導線把它們與防雷系統進行等電位連接。這樣在閃電電流通過時,所有設施立即形成一個“等電位島”,保證導電部件之間不產生有害的電位差,不發生旁側閃絡放電。完善的等電位連接還可以防止閃電電流入地造成的地電位升高所產生的反擊。

2.4 分流就是在一切從室外來的導線與接地線之間并聯一種適當的避雷器。當直接雷或感應雷在線路上產生的過電壓波沿著這些導線進入室內或設備時,避雷器的電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狀態,將閃電電流分流入地。分流是現代防雷技術中迅猛發展的重點,是防護各種電氣電子設備的關鍵措施。由于雷電流在分流之后,仍會有少部分沿導線進入設備,這對于不耐高壓的微電子設備來說仍是很危險的,所以對于這類設備在導線進入機殼前應進行多級分流。采用分流這一防雷措施時,應特別注意避雷器性能參數的選擇。

2.5 屏蔽屏蔽就是用金屬網、箔、殼、管等導體把需要保護的對象包圍起來,阻隔閃電的脈沖電磁場從空間入侵的通道。屏蔽是防止雷電電磁脈沖輻射對電子設備影響的最有效方法。

3雷電對施工機械的危害及預防

3.1公路施工機械。公路施工是在露天環境下進行作業。在雷雨季節是雷電襲擊的高發地區,雷電往往會對施工機械進行直接襲擊,雷電電磁脈沖入侵并損壞路面攤鋪機的微電控制裝置。

3.1.1 在瀝青混合料攬拌廠場安裝避雷針裝置由于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及其配套機械集中在一個生產廠場使用,比較容易進行集中防雷,為此,在拌和廠場安裝避雷針。避雷針的高度高于攪拌樓的最高點,達到有效的保護半徑,防止雷電對任何一臺作業機械直擊。當雷電襲擊時由避雷針及其引線經過接地網迅速將強大的雷電電流引入大地,防止雷電對機電系統的直擊。

3.1.2 對路面攤鋪機械電氣控制裝置裝設過電壓保護器由于路面攤鋪機械是隨時移動作業的,不可能集中避雷,而處在露天環境下的移動機械電氣控制裝置最容易受感應雷浪涌電壓的入侵,例如瀝青瀝青攤鋪機控制路面平整度和控制機械定位的壓力傳感器等就深受其害。為了保護這些控制靈敏度極高的機械微電子控制裝置免遭感應雷浪涌電壓入侵損毀,根據每臺機械控制裝置的不同構造特點,對其裝設過電壓保護器。

3.2 建筑物施工工地

建筑物施工現場,特別是高層建筑物的塔吊、龍門架、起重設備在雷雨季節的防雷尤其重要,在底部應做好防雷接地,并且與建筑物防雷接地共用接地系統,金屬軌道頂部與建筑物防雷做等電位電氣連接,在雷雨天氣里,禁止作業,保證人員生命安全。

4結束語

第2篇

一、魚類越冬死亡的原因

1. 管理不善引起死亡:越冬期間魚主戶認為魚類不吃或少吃飼料 ,而松于管理,越冬 池塘滲水漏水 ,塘小水潛雪過厚造成池水缺氧 ,導致魚類窒息死亡。

2. 魚體受傷感染引起死亡?:越冬魚體體質差,規格小,體內積存的能量等營養物質少,難以滿足越冬期生存的需要,常因身體衰弱而死亡。

3. 水質原因?引起死亡:冰封期過長,水與空氣接觸很少,水體中溶解氧含量較少,光線不足,導致水體中浮游植物繁殖量減少,光合作用產氧量下降,使魚體處于低溶解氧狀態,極易出現缺氧嚴重窒息而死亡。

4. 魚種過密引起死亡:魚種大小不均與 ,加上投食不當,造成魚種規格大小體質體質差異較大,由于體內脂肪營養能量少,因身體衰弱導致死亡。

二、魚類越冬的管理措施

1.及時修復保溫棚等災損漁業設施,努力減少越冬水產養殖對象損失;做好漁業生產設施的防凍工作。

2. 合理投飼提高抗病力。寒冷的冬季,適當補充投喂精飼料,使魚類生命活動的能量得以補充,提高成活率。魚類活動增強,應適當增加投飼量。

3. 定期調節好水質。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應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適當排放老水,以提高水體鈣質濃度;20天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體含磷濃度,增強魚體抗寒能力;配備增氧機的池塘,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的循環,使溶氧均勻合理,增加魚類食欲和抗病能力。

4.適當降低魚類養殖密度,防止因魚群密度較大而發生缺氧死魚的現象。

三、低溫及其病害的預防

第3篇

一、首先是設備的防雷問題。

常規的防雷措施關鍵是接地,要求接地電阻要小于4歐姆,而我們的有線電視網絡如此龐大,將所有的架空設備都做良好的接地,無論是從建設成本還是從地理環境上考慮都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另辟蹊徑,從雷電波的入侵途徑著手。

1、接收機和放大器的防雷。

實踐表明,對于接收機和放大器來說,大多數雷電波都是從電源系統侵入的,其次是地電位的反擊電壓擊壞設備,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們經過多方查閱技術資料,多次與設備廠商技術部門探討,決定采用等電位避雷法避雷,具體做法是在光接收機、放大器等有源設備的輸入電源上安裝等電位避雷器,這樣在雷電波入侵的瞬間,避雷器導通,使整個設備處于等電位狀態,從而達到保護設備的目的。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采用的是四川綿陽艾迪電子有限公司的等電位電源避雷器和廣州中山奧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等電位避雷器,尤其是四川綿陽艾迪電子有限公司的等電位電源避雷器,價格僅25元/只,性價比高,安裝方便,效果十分明顯。

我公司自2010年開始作對比試驗,在易遭受雷擊的農村地區安裝了部分等電位避雷器,2011年夏天,我市泰山區大津口鄉遭受大面積雷電襲擊,在事后的搶修中發現,安裝了避雷器的光接收機和放大器大部分都成功地受到了保護,而沒有安裝避雷器的光接收機則遭受了嚴重的雷擊。有了好的實驗結果,2011年夏天過后,我們把這項技術在農網及城區的架空網上進行了推廣。2012年夏天,泰山區省莊鎮兩次遭受大面積雷電襲擊,我們的設備大部分都成功地受到了保護。往年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在加班加點加力量的情況下,維修人員需要奮戰一個多星期才能搶修完成,而今年在沒有增加任何搶修力量的情況下,僅用三天就完成了搶修任務,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勞動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2、分支分配器的防雷。

由分支分配器的原理可知,其芯線是通過耦合線圈與外殼(地)相連接的,也就是說,對于低頻信號而言,芯線和外殼之間相當于通過導線連通,而雷電的頻譜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頻,這就為雷電波從分支分配器的外殼侵入到芯線創造了條件。

在架空線路中,分支分配器的外殼通過與之相連接的同軸電纜的外導體與光接收機、放大器的外殼相連,而光接收機、放大器的外殼一般又是壓接在架空的鋼絞線上,而架空的鋼絞線正是引雷的主要環節。當雷電波侵入到分支分配器的外殼后,由于同軸電纜的外導體因為接頭處氧化往往造成其電阻比內導體大得多,所以雷電波就會通過分支分配器進入內導體向遠處傳播,而強大的電流瞬間就會將分支分配器燒毀。所以防雷的關鍵就是阻斷雷電波通過分支分配器外殼向內導體的傳播途徑。而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在分支分配器的各芯線端口加隔離電容,利用電容器的工作特性將雷電波阻斷。

早期的分支分配器大多是沒有隔離電容的,所以當雷電來臨時,經常出現分支一燒一串的現象,目前的分支分配器雖然加了隔離電容,但除過流型分支分配器外,其隔離電容的耐壓值僅幾十伏,如此小的耐壓值,莫說是雷電,即便是用戶家的電視機漏電也會將電容擊穿,所以隔離電容的耐壓值必須達到1K伏以上,才會有良好的防雷效果。

根據這一情況,自2009年起,我們向生產廠家提出了技術標準,要求在分支分配器上加裝耐壓值1K伏的隔離電容,為此深圳邁威電子網絡有限公司、江蘇西貝電子網絡有限公司等生產廠家重新設計了線路板,專門為我們開發了新產品。經過這幾年的實際運行試驗,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二、其次,是設備的防雨問題。

第4篇

【關鍵詞】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分類;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6-0238-01

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AEFI)指在人體經免疫疫苗接種后,接種者于獲取免疫保護同時,將產生一些對機體不利的負面反應,AEFI分類眾多,作為醫務人員與接種工作人員應提升自身對疫苗性質及其不良反應相關知識的理解,若遇到接種突發事件應認真調查、縝密思考并謹慎進行判斷,使事件得以高效、妥善處理。下文就AEFI分類及其防范措施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幫助。

一、常見AEFI分類

疫苗反應指于疫苗接種后因疫苗特性造成的事件,常見的輕型疫苗反應有:受種者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現象,全身發熱、不適、煩躁、輕微皮疹或面色不適;對待輕微反應僅需對癥處理后2-3d便可好轉。而嚴重疫苗反應指由疫苗毒力的回升或接受疫苗者自身免疫缺陷導致的感染現象,常見臨床表現為:過敏性的休克、皮疹,血管性水腫等,對此類過敏應實施抗過敏、休克治療。

(一)按特異性與非特異性進行分類

特異性:①免疫學:免疫缺陷與多型變態;②生物學:活疫苗起皮疹、內毒素導致熱、卡介苗導致化膿。非特異性:硬結、發熱、精神反應與無菌化膿。

(二)按患者臨床表現進行分類

全身與局部;血液、淋巴、骨骼關節及神經系統。

(三)按患者反應性質進行分類

反應一般、加重與異常,偶合癥及事故。

(四)按患者發生原因進行分類

①疫苗反應;②注射反應;③實施差錯;④偶合癥。

以上四種分類有利有弊,但本研究認為按照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進行分類的方法較為全面,可對發生反應原因進行初步結論,且疫苗反應治療與行政處理的措施上具有其他分類方式不具備的優點[1]。

二、AEFI防范措施

(一)疫苗源頭進行防范

當前我國的免疫疫苗接種分為兩類:一類為政府免費提供給公民,公民按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當前我國免疫疫苗規劃中確定疫苗種類為12種,此部分疫苗由各級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于生物制品生產單位進行統一購買, 政府機構或組織、個人,不得以贏利為目的向其他生產單位甚至個人處購買,需嚴格遵守我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

第二類為公民自費且自愿接種的疫苗,例如水痘、流感、HIB等種類疫苗,接種單位于疫苗接種過程中,應對疫苗品種、數量、劑型、批號、規格、溫度記錄、生產廠商、有效期等相關內容進行核查,并同時做好相關記錄。需安排專人對疫苗進行負責管理,并建立健全其領發與保管制度,對從事疫苗預防與接種的相關醫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同時實施持證上崗的入職與管理制度[3]。

(二)疫苗貯存及運輸防范

疫苗其貯存與運輸應按照生物制品的管理要求進行規范管理,疫苗須于適宜溫度環境中貯存及運輸,并對溫度進行記錄,因為科學冷藏是保證疫苗預防效果及減少不良反應的重要條件。另外在運送及儲存疫苗過程中,應于冷藏箱內按要求放置冰排,且注意放置疫苗的容器不能與冰排直接接觸,防止疫苗凍結。

脊髓灰質疫苗應于≤8℃環境下運輸,≤-20℃環境下貯存,而其他種類疫苗可于2-8℃環境下運輸及貯存。貯存冰箱內疫苗需齊整擺放,且疫苗距箱壁、疫苗距疫苗間應保持1-2cm空隙,冰箱門內擱架上不應放置疫苗,需對每臺冰箱配備溫度監測儀,觀察并記錄每日溫度。

(三)疫苗接種過程防范

疫苗接種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預防接種操作規范執行:接種前對接種室進行清潔與消毒,采取紫外線燈光照射≥30min,同時將搶救藥品(腎上腺素、地塞米松、興奮劑)與器材(氧氣袋、血壓計)準備好,核實受種者,對兒童家長或監護人進行接種前告知和健康狀況詢問,內容包括:告知受種者或者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癥,受種者或者監護人要求自費選擇接種第一類疫苗同品種疫苗的,應當告知費用承擔、異常反應補償方式以及其它有關內容,對于因有接種禁忌而不能接種的受種者,應當對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學建議。

疫苗接種服務人員需熟練掌握不同疫苗的不同接種途徑、部位、劑量及其所針對預防的疾病,于接種過程中查看受種者的預防接種卡、預防接種證,并檢查疫苗其外觀、批號以及有效期,對接種者姓名、性別、年齡進行核查,對其所接種疫苗的名稱、劑量、規格等進行復查,接種前要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證以及本次接種的疫苗品種,以防錯種現象出現,避免因人為疏忽造成的受種者不良反應情況出現。

在接種疫苗過程中,疫苗應放置在接種臺上存有冰排的冷藏包或普通冰箱中,并于接種前方能將疫苗從中取出,使用過程中盡量減少冷藏容器其開關次數,以免冷氣流失,內部溫度升高。于疫苗使用前,應將含吸附劑的疫苗提前充分搖勻后使用,而使用凍干疫苗前應先從注射器中抽取適量稀釋液,后沿瓶內壁位置慢速注入,繼而輕微搖蕩震蕩,促使疫苗得到充分溶解,并避免泡沫出現。應注意于疫苗瓶開啟后,若活疫苗于半小時內,滅活疫苗于1小時內未使用完,應將其廢棄,不可繼續使用。

三、結束語

預防接種與人們關系密切,其不良反應將對人體機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保證疫苗的合格安全及疫苗接種過程的技術規范有重要意義。這要求首先需定期對疫苗接種工作人員上崗前進行專業培訓,有效提高其服務質量與綜合素質,同時對疫苗采購、運輸以及貯存環節嚴格把控,將由于疫苗不合格及技術操作不規范造成的受種者不良反應發生概率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潘學林.預防接種不良反應53例流病調查與處置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5,09(07):498.

第5篇

1 引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魚類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魚類養殖業也迅速發展起來。而近十多年來,制約魚類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便是在養殖魚類中爆發的各種疾病,且魚類生活在水中,生病后人們不易察覺,診斷和治療也非常困難,就會造成魚類減產甚至魚類養殖毀滅性的損失。目前,對于魚發病的治療,主要有內服藥與外用藥。內服藥是通過魚類自主吞服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對于病情較重的魚來說,基本失去食欲,且由于病情較重,藥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很低,仍舊會造成魚類的死亡。體外用藥一般采用全塘潑灑或浸洗的方式,對于面積較大的養殖區域,這種方法便不適用了。因而,從人類自身健康及養殖具體實際情況出發,魚類疾病的預防工作更重于疾病的治療,是養殖魚類成敗的關鍵。

2 魚類養殖過程中疾病的綜合防治

2.1 魚場選址及建造時的注意事項

從飼養魚生物學特性及習性上來看,良好的水域環境不僅有利于其成長,也對增強魚體免疫力是有利的,因而魚塘的面積、水深、底質及周圍環境、排灌等都必須進行改造以利于魚類生長,并使魚類少生病或不生病,從而增加產量。魚場應選在水源充足的地點。且水源要清潔、沒有病原,并且不會受到自然或人為等因素的污染。若水源不適合,則要另尋水源或利用科技手段將水源中的有毒物質、病原等消除后進行使用。

為了避免水流把病原從一個池塘傳遞到另一個池塘,魚池在建造時要設獨立的進水口及排水口。同時,還要建造獨立的蓄水池,水引入蓄水池后,要進行凈化,凈化消毒后的水再引到各個魚池,防止病原隨著水流進入到魚池中,從而使魚體致病。

2.2 養殖魚類魚塘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消毒處理

2.2.1 徹底清塘

由于魚類存活在水中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改變,池底往往滋生出一些病原菌及雜菌。因而成魚收完后,要將池水排干,并除去池底的淤泥,利用陽光暴曬消毒,直至龜裂,這過程大約經歷一周左右。與此同時,要對堤壩進行修整,除去堤壩等處生長的雜草,清除寄生蟲、水生昆蟲等產卵的場所,減少疾病發生幾率。

2.2.2 藥物清塘

可以用來清塘的藥物有很多。其中價格較為低廉且清塘效果較好的常用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和茶餅。

生石灰清塘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干池清塘,一種為帶水清塘。干池清塘時,放干池水(或留水6-9cm),以每畝使用生石灰為50-60kg為標準,根據池底污泥量而增減生石灰的使用量。清塘時,將生石灰溶入池底已挖好的小坑內,不待其冷卻,迅速灑滿全池。清塘7-8日后,即可注水放魚。注水時要注意進行過濾,防止野雜魚類及病蟲害等隨水入池。

帶水清塘時,塘內留水1米深左右,每畝生石灰用量為130-150kg。將生石灰溶在木桶中,化漿后灑入全池。次日用鐵鏈或釘耙攪動池底的淤泥,令生石灰的效力能夠在縱深方向擴散,增加除害能力。與干塘清塘相比,這種方法不必重新注水,野雜魚類及病蟲害等不會隨水入池,但這種方法使用生石灰的用量較大,成本較高。

漂白粉清塘。使用漂白粉清塘時,將漂白粉加水溶解后,操作人員戴上口罩及手套,于上風處用木瓢潑灑全池,并用木桿全池攪動,使漂白粉溶液在水中均勻分布。其用量為每畝水深1米時使用漂白粉13.5kg。4-5天后,藥力消失,即可放魚入池。這種方法使用藥劑少,藥力消失快,利于池塘周轉,但不能增加池塘肥效。

茶餅清塘。將茶餅在木桶中水溶,全池潑灑。其用量為每畝平均水深1米的使用量為40-50kg。6-7天后,藥力消失,可放魚入池。這種清塘方式能夠有效殺死野雜魚類、河蚌、蛙卵等一部分水生昆蟲,對寄生蟲、細菌的作用不大,但能夠增加魚池的肥效。

2.3 防止池塘及底質的惡化

2.3.1 水質的維護

養魚先養水。水環境是魚類賴以生存的場所,水質的好壞對魚類的生存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魚類疾病的預防則要對水質進行維護。維護水質的方式為:使用200倍稀釋的降氨調水王,以每畝水深1米使用1-1.5kg(稀釋前)的使用量全池潑灑,保持水質嫩爽。每10-15天使用利生素、降硝凈水王活化后全池潑灑以凈化水質,保持水質的穩定,并提高池塘的生產力。定期潑灑淡生石灰水,并適當地添換新水。同時要合理地使用增氧劑,保持水體有足夠的溶解氧。

2.3.2 底質的維護

底質與水質是渾然一體的,水質在惡化前往往是底質先惡化,因而底質的維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底質的維護要做到:嚴格控制餌料的投喂量,令魚類8分飽即可,減少有機物的投入;每10-15天用生物改底王以每畝2kg的使用量干撒。慎用消毒藥及殺蟲藥防止藻類死亡而引起的底質惡化。

2.4 種苗的選擇及放苗

2.4.1 設計合理的養殖密度

魚池養殖密度如果設計部合理,就會造成養殖池內惡性的內源污染。各魚場應根據自身的硬件設備及養殖技術水平來設計養殖密度。

2.4.2 選擇品質優良的種苗

好的魚苗生長快,均勻,發病幾率要小,也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所在。并且魚苗要選擇同一來源的魚苗,防止由于不同源魚苗體態肥度、抗病能力等不同造成飼養管理困難,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2.4.3 魚體消毒

在放魚種時,要對魚體進行消毒。一般常用的方法為利用食鹽水(3%-4%)、漂白粉(100ppm)、硫酸銅(8ppm)、高錳酸鉀(200ppm)浸泡方式。此外還有掛簍消毒法及掛袋法對魚體進行消毒。

2.5 加強養殖魚類魚場的日常管理

在魚類的日常管理上,要細心操作,防止將魚弄傷,從而感染疾病。對于在發病魚池內使用過的工具,必須經過消毒后才能在健康的魚池中使用,且在平時存放時應將工具分開放置,防止交叉感染。平時要經常注意池內魚的狀態,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第6篇

關鍵詞 雷電波;線路;防雷措施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2-0037-02

1概述

中煤大屯公司位于江蘇、山東兩省交界的微山湖畔,礦區總面積245km2。大屯電網始建于1970年,經過43年風風雨雨的磨礪,大屯電網已形成自己的規模,隨著公司煤、電、鋁、運一體化生產鏈的形成,電力在公司的長遠發展中地位越來越重要,但長期以來,公司發展以煤炭為主導,電網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導致電網建設滯后,因電網事故造成礦井停電、停風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煤礦安全生產,危機職工生命安全,特別在每年的雷雨季節,電網因雷擊造成的停電事故難以避免,具不完全統計僅2003年~2006年的4年中,大屯電網總長度只有110多千米的35kV供電線路上就發生9次雷擊事故,造成絕緣子擊穿,接地引下線被燒斷,造成多座35kV變電站停電,因此對大屯電網防雷措施進行研究,提升大屯電網抗雷擊水平,提高礦井供電可靠性是必要的。

3大屯電網雷電災害的原因

由于大屯電網內變電站和線路建設時間較早,一些防雷設施不健全。通過對雷擊事故的分析和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其發生雷擊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多條輸電線路靠近變電站的終端桿地網設計有缺陷。110kV中心變電站南側幾條靠的很近的桿塔接地電阻不同,沒有形成共地接地,沒有做等電位連接。使得線路發生雷擊或故障短路時不能充分利用大地泄流,同時也不易形成等電位(均壓);

2)接地引下線不滿足要求造成雷擊事故。大屯電網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線路的接地網年久失修,銹蝕嚴重,接地電阻值及導流面積已不能滿足要求。對出現雷擊事故頻繁的線路,公司供電部門組織人員開挖,開挖后發現有的接地網用手輕輕的一提,連接線就開段了,根本無法抵擋雷電流的沖擊;

3)根據《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中7.1.7的要求,架構應與接地網連接,并應在其附近裝設集中接地裝置。從設計圖紙上發現110KV中心變電站架構的集中埋設的垂直接地體或水平接地體做的不夠,當這些架構接閃雷電時,不利于沖擊雷電流的泄放;

4)避雷針安裝不符合要求,導致雷電波損壞電力設備。有一座避雷針安裝太高,按照球珠法計算保護范圍,它既不能有效的保護到變電設備,反而增加了接閃頻率,導致雷電波沖擊電力設備;

5)線路避雷器與母線避雷器之間的距離偏大,雷電感應引起過電壓,導致此范圍內的電氣設備受損;

6)避雷裝置安裝標準低、不規范,造成雷擊事故的發生。根據運行經驗,避雷線對邊導線的保護角度不宜超過20o,一般設計要求是20o~30o。增加了雷電繞擊的概率。在安裝方面,要求將接地引下線與桿塔的鐵橫擔、地線支架、導線橫擔進行有效電氣連接,使不同部位之間等電位,實際上接地引下線與桿塔的鐵橫擔、地線支架、導線橫擔只是表面接觸,造成雷擊事故的發生。

4提高電網耐雷水平的措施

1)改造舊電網,降低地網的接地電阻。對接地裝置進行開挖實驗,更換腐蝕嚴重的接地體(網),對缺少接地極的及時補打接地極;

2)降低桿塔接地電阻,使變電站進線側距離較近的桿塔實現共地;

3)對處于雷害嚴重區的線路除架設全線避雷線外,考慮增加耦合地線,增大導線和避雷線間的耦合系數,提高耐雷水平;

4)對處于雷害嚴重區的線路加裝線路型避雷器,保證雷電流超過規定值時,避雷器動作加入分流;

5)對桿塔接地電阻超過30Ω的桿塔,采用增加絕緣子片數提高絕緣水平;

6)對進入變電站的金屬管道、電纜外屏蔽層、電力電纜外鍇等進行等電位連接后與地網相連,做到等電位連接;

7)可采用增加閃電地位,縮小雷電故障排查范圍,為準確判斷是雷電事故還是其它電力事故提供依據,為及時恢復供電贏得時間。比較容易的操作是與當地氣象部門協商安裝閃電監測終端服務器,獲取實時閃電監測數據。

參考文獻

[1]張宗平.最新避雷防雷裝置設計與雷電災害防范措施及防雷設備安裝測試檢修規范實務全書.

第7篇

一、農村住宅雷電災害的發生原因

1、線路架線不當

農村的電力線路、通訊廣播、有線網絡線路等幾乎都為架空敷設,這些設施毫無防雷裝置保護,甚至連最基本的接地(PE)措施都沒有。雷電波在空曠的田野閃擊后很容易通過這些輸電線路、信號線路進入農房室內,給電器設備、人員安全帶來嚴重的隱患。如變壓器、家用電表、電話、電腦、有線電視系統被雷擊壞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的甚至在配電箱內就引起火災。農村的電視接收天線普遍架設在屋頂上方,高于屋頂5-10m的位置,村民習慣在屋頂上安裝金屬蓄水箱、太陽能熱水器、空調室外機,由于沒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一旦發生雷電,極易與金屬接閃引感應雷進入住宅室內造成其他設施受損和人員傷亡。

2、房屋缺少防雷設施

以前農民的住宅大多是瓦房、平房或混合結構的低層樓房,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住宅采用水泥預制板做屋頂或樓板。但這些預制板鋼筋幾乎不做接地處理。由于沒有經過正規設計和標準化施工,更沒有技術評價和質量檢測,農民自行修建住宅時沒有安裝雷電防護裝置;或者在屋頂上安裝普通的避雷針,然后隨便打樁人地,不測接地電阻的阻值觖乏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農村住宅防雷措施

1、住宅內部雷電防護

農村住宅的內部防雷措施:主要是對住宅室內的配電系統及網絡通信設備終端安裝電涌保護器(sPD)進行防護。對各種電力、通訊、廣播、網絡線路定期檢查及時維修,防止這些線路遇雷擊時將感應雷引入室內。

2、安裝住宅外部防雷設施

第8篇

[關鍵詞]高壓 架空輸電線路 防雷措施

中圖分類號:TM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384-01

引言

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周圍的環境、地形非常復雜,如,高山、丘陵、曠野、林區等,尤其是線路較長且空曠區域內的架空輸電線路,遭受雷擊的機率比較大,不僅造成大量的線路破壞,對供電的安全性、穩定性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輸電線路的雷電故障分析時,必須重視技術性的研究,解決輸電線路防雷保護中出現的問題,優化輸電線路防雷保護設計,尤其是要注意線路避雷線架設及接地電阻設計,對于線路殊的地段設置特殊的線路保護,并且根據地線架設的方式及接地電阻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進,使輸電線路的防雷能力得以提高。

一、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遭雷擊的主要原因

(1)地形比較復雜、風口以及山谷等地是雷擊的主要發生場所。這些比較特殊的環境大幅度增加了雷擊頻率,在每個雷電日雷云和地面之間的雷擊概率可以達到每平方公里0.015次。

(2)一般在絕緣能力不強的耐張桿上容易發生雷擊,雖然目前的技術水平使直線桿塔上的絕緣配置有所提高,卻沒有把耐張桿的絕緣配置予以提高,進而導致耐張桿要承受比從前更大的負荷,使耐張桿的絕緣薄弱點產生。

(3)雷擊經常出現在高山上或者是土壤電阻率比較高的地方。當接地電阻長時間深埋地下會被腐蝕,使導體的絕緣面積有效減少,分散雷電流的能力就會有所下降,嚴重時會導致地面斷裂。質量不合格的接地電阻還容易引發絕緣閃絡,接地電阻的變化和雷擊跳閘的次數是成正比的。

(4)雷擊也經常發生在避雷線保護角的大桿塔上,避雷線的保護范圍一般是指以避雷線和外側導線連線與垂直線之間的夾角就是保護角,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輸電線不被雷電擊中,保護角的大小和保護能力是成反比的。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它的保護作用被逐漸弱化,不僅沒有很好的保護絕緣子串,還可能導致雷電對輸電線的繞擊狀況發生。

二、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防雷措施與應用

1、架設地線

架設地線是高壓架空輸電線路最常用的,能最大限度的防止雷擊導線,有效分流雷擊塔頂時雷電流使塔頂電位降低,有效降低塔頭絕緣子串和空氣間隙上的電壓。雷擊跳閘率與地線的架設根數、架設距離及地線與導線的保護角關系較大。

關于地線的架設根數,根據相關規范和國內外的運行經驗,各級電壓的輸電線路應采用的保護方式:其中500KV輸電線路宜沿全線架設地線,在年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15或運行經驗證明雷電活動輕微的地區,可不架設地線。無地線的輸電線路,宜在變電所或發電廠的進線段架設1-2km地線。220-500kV輸電線路應沿全線架設地線,年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15的地區或運行經驗證明雷電活動輕微的地區,可架設單地線,山區宜架設雙地線。500-750kV輸電線路應沿全線架設雙地線。關于架設距離:規定桿塔上兩根地線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地線與導線間垂直距離的5倍。根據運行經驗對于多雷區和山區的送電線路,減少地線與導線的保護角,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雷擊跳閘率。而運行經驗表明,高桿塔輸電線路雷擊跳閘主要是繞擊雷引起的,而小的保護角對繞擊雷有很好的防范作用。

2、使用不平衡絕緣手段

在目前所建的高壓架空或超高壓架空輸電線路中,使用雙回路線路的情況越來越多,對于這類同桿輸電線路來說,普通的防雷技術措施已經無法滿足其防雷需求,這種情況下完沒可以使用不平衡絕緣手段,這種方法能夠讓雙回路線路在遭受雷擊后引起的跳閘現象明顯減少,實現輸電線路的穩定持續供電。該方法的使用原則是讓雙回路線路中的絕緣子串片數各不相同,這樣一來在遭受雷擊后,串片數較少的回路優先閃絡,閃絡之后導線可以看作地線,從側面提高了另一回路導線的耦合作用,讓另一回路的抗雷率得到明顯提高,可以保證始終有一個回路在進行供電。

3、降低桿塔的接地電阻

對于一般高度的桿塔,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是提高線路耐雷水平降低雷擊跳閘率的既經濟又有效的措施之一。因為雷電的電流強度具有以下特點:電流幅值小的雷電流出現的幾率大,而大幅值的雷電出現的幾率比較小,所以輸電線路桿塔的接地電阻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4、高桿塔加強絕緣

有些輸電線路的路段特殊,需要使很高的桿塔,這也代表著桿塔的著雷機會有所增加。對于很高的桿塔可以選擇增加絕緣子串的片數或者是增加塔頭之間的距離等方式來提升防雷能力。由于高桿塔會導致輸電線繞擊率的增加,所以規定全長大于40米且裝有避雷線的桿塔,塔高每增加10米,絕緣子串的片數就加一,全長超過100米的桿塔,應該根據運行經驗再經過準確的計算確定片數。

5、加裝避雷器

線路上裝避雷器后,當輸電線路遭受雷擊時,雷電流的分流將發生變化,一部分雷電流從避雷線傳入相臨桿塔,一部分經塔體入地,當雷電流超過一定值后,避雷器動作加入分流。雷電流在流經避雷線和導線時,由于導線間的電磁感應作用,將分別在導線和避雷線上產生耦合分量。因避雷器的分流遠遠大于從避雷線中分流的雷電流,這種分流的耦合作用將使導線電位提高,使導線和塔頂之間的電位差小于絕緣子串的閃絡電壓,絕緣子不會發生閃絡。因此,線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鉗電位作用,這也是線路避雷器進行防雷的明顯特點。

以往輸電線路防雷主要采用降低塔體接地電阻的方法,在平原地帶相對較容易,對于山區桿塔,則往往在4個塔角部位采用較長的輻射地線或打深井加降阻劑,以增加地線與土壤的接觸面積,降低電阻率,在工頻狀態下接地電阻會有所下降.但遭受雷擊時,因接地線過長會有較大的附加電感值,雷電過電壓的暫態分量L?dl/dt會加在塔體電位上,使塔頂電位大大提高,更容易造成塔體與絕緣子串的閃絡,反而使線路的耐雷水平下降。因線路避雷器具有鉗電位作用,對接地電阻要求不嚴,對山區線路防雷比較容易實現。加裝線路避雷器對防雷效果是十分明顯的,根據山區桿塔逐年增多的實際情況采用加裝避雷器對山區防雷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結語

作為一種大自然現象,雷電雖然可預測,但是目前為止還不能夠為人類所控制,也不可能存在能夠絕對防雷的設施,要科學有效的解決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防雷擊問題,只有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針對性的防雷措施,認真仔細調查之后科學的進行防雷設計,才能夠有效的減少雷擊后的跳閘現象。當前我國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防雷擊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如何有效的減少雷電事故的發生還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的對高壓架空防雷設計進行改進,讓輸電線路的防雷技術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陳波.論述架空輸電線路防雷擊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3).

【2】梁榮振.高壓輸電線路的防雷保護及其絕緣配合探討[J].機電信息,201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四会市| 嘉义县| 昌江| 宁南县| 土默特右旗| 斗六市| 竹北市| 云龙县| 惠东县| 长岛县| 昔阳县| 安国市| 南汇区| 隆化县| 修水县| 大城县| 社旗县| 囊谦县| 新郑市| 镇巴县| 宁阳县| 遵义市| 六安市| 江永县| 长宁县| 临泽县| 阳城县| 丰原市| 定边县| 西林县| 两当县| 南和县| 淳化县| 姚安县| 开化县| 洪洞县| 富源县| 句容市| 天镇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