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06 16:42:4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英語三級學習計劃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A speech at a school leavers party.
Revision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future tense
1.教學理念及整體設計思路
本課時以初三畢業生必談的話題――準備畢業晚會發言稿為主要的語境創設一條“storyline”,以學生們討論發言稿要提到的內容為主線,通過操練運用回顧過去;總結收獲,感恩;展望未來等話題,來復習過去時態,現在完成時態和將來時態。最后引導學生熟練運用幾種時態,展示自己的發言稿。
2.教學目標
Help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ey 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 and use the Simple Pas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future tense correctly and freely. Besides, to make the students know that one should always be grateful and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work harder to achieve more for humankind. In addition,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be cooperative.
3.教學過程
Step 1:Presentation
Show some picture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Tell the students everyone should make a speech at the school leavers party. During this lesson we are going to prepare the speech.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融入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進入“storyline”第一個環節。
Step 2:Group work: Lets talk about what we will say at the party.
We are going to look back on the past and summarize what we have achieved and thank others and make our future plans and give our best wishes to others.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說出自己在畢業時將要表達的想法,之后老師總結大家將要表達的主要方面,進入“storyline”的第下一個環節。
Step 3:Activities: Talk about the past and what we have achieved now.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st Tense and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練習正確運用過去時態。最后選出代表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難忘的經歷,其中穿插德育教育。之后讓學生運用現在完成時態總結自己的收獲。整個過程向學生強調時間狀語和時態的關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現在完成時態和過去時態的區別。
Step 4: Thank people.
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of and thank the three groups of people they have learnt from. Ask some of the students to report to the whole class. At the same time, revise the expressions such as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etc.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恩自己所取得的收獲。這也是storyline 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Step 5: Make our future plans and give our best wishes to others.
Students think about and talk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future in small groups, using the future tense.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談論將來的打算和將來的動作時運用將來時態。提醒學生注意將來時間和將來時態的關系。然后是本課“storyline”中的下一個環節,與同學分享臨別贈言, 與同學分享良師寄語。
Step 6: Give a speech(for the school leavers party).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另外,教師為學生提供評分要點,以培養同學的評價能力。
Step 7:Homework
【輔導對象】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
【輔導科目】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地理 歷史 政治 奧數
【上課時間】署寒假 雙休日 平時 課外 隨到隨學
【輔導范圍】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海淀區 北京人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3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4
海淀區 北京城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5
海淀區 北京北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9
海淀區 北京中關村教學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2
海淀區 北京世紀金源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8
海淀區 北京牡丹園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9
海淀區 北京人大附小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0
海淀區 北京學院路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1
海淀區 北京五棵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5
海淀區 北京四通橋數碼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4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天行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6
海淀區 北京萬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9
海淀區 北京蘇州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4
海淀區 北京清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5
海淀區 北京花園橋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6
朝陽區 北京勁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6
朝陽區 北京朝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7
朝陽區 北京亞運村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8
朝陽區 北京團結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4
朝陽區 北京精學望京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3
朝陽區 北京大屯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7
朝陽區 北京CBD國際部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8
西城區 北京宣武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0
西城區 北京四中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1
西城區 北京崇文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7
豐臺區 北京馬家堡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3
豐臺區 北京方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6
東城區 北京雍和宮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5
東城區 北京東直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2
東城區 北京交道口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4
大興區 北京亦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0
石景山區 北京石景山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3
懷柔區 北京懷柔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7
【溫馨提示】家長您好,請先撥打前十位總機號碼,聽到提示語音后,輸入對應校區的五位分機號,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專業老師,把您孩子學習存在和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個說明,我們的老師會熱心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規輔導機構還有:您可以貨比三家,通過免費電話溝通,比較下師資、教學位置、收費價格、學習環境等哪家更適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轉分機 99667
***************************************
北京精銳教育:
海淀區 海淀黃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4
海淀區 公主墳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5
海淀區 大鐘寺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6
海淀區 牡丹園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7
朝陽區 朝陽門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8
東城區 王府井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9
東城區 交道口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0
東城區 和平里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1
西城區 月壇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2
西城區 白廣路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3
豐臺區 方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4
豐臺區 馬家堡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5
近日,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楊某訴被告北京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康培研修學院服務合同糾紛一案。
原告訴稱:2002年7月22日,原告和由二被告共同舉辦的華爾街英語中心簽訂《華爾街英語課程注冊合同》,約定由中心在2002年7月22日至2004年4月22日共21個月的期限內,提供七級固定課程級別的英語培訓服務,學費為25380元。被告還以當年7月和8月期間所學的整級課程免費作為優惠措施。合同簽訂后,原告以現金方式一次性支付了全部學費,并在被告處開始學習。但在原告學習期間,被告未能完全提供其承諾的教學服務內容,且教學服務質量下降,導致原告的學習進度嚴重滯后,僅完成除免費課程外的三級課程的教學進度,尚余四級課程沒有完成。
現原告認為被告未能提供合同約定的教學服務,使原告在付出了高昂的學費和大量時間后,仍未能實現預定的學習計劃,對原告的金錢和時間造成了巨大浪費。故訴至法院,要求被告退還已收取的學費14502.86元。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發現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存在的問題、不足并加以解決的主要場所。教師的任務是: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氣氛,傳授有意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知道如何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并主動獲取知識。
二、問題的發現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問題的發現
高職高專大專生在學校學習英語的時間為兩年。他們在畢業前要求通過國家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語三級考試”。“三級考試”詞匯限于《基本要求》“詞匯表”中的3400詞匯。相當比例的高職生的英語成績較低。給英語教學任務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在英語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按照常規的教學進度和要求進行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一直比較安靜,作業基本都可以按時完成,但是,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學生的作業雷同,無論是填空練習還是翻譯練習。通過課間了解,我得知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教學參考書。我就參考書的用處進行了調查,多數學生很坦然地告訴我是用來“幫助”做作業的。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在課堂上我抽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表現自己,比如:讀單詞、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文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討論問題等。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實在不盡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背誦課文時,流利程度差;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
2.大部分學生不能用完整的英語句子回答問題,更不能發表自己的見解及參與課堂問題的討論。
3.部分基礎差的學生上課聽不懂老師用英語授課,上課不認真聽講。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面對學生的學習現狀,筆者對學生課堂上的表現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思考,并且對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做了基本的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首先,上課用英語回答問題的只是少數學生,部分學生很少能用英語完整回答問題,這些學生認為教材對他們來講相對較難,課內課外學習起來都很困難,他們的英語基礎較差;其次,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參與程度不夠,部分學生很少在課堂上自我表現,發表自己的見解;第三,筆者還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合適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學習效率不高,并為此感到困惑。除了以上原因,本人推測在課堂教學中所給出的教學目標,對一些學生來講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一些學生對教學目標不能完全掌握。從以上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班里學生英語水平不均衡、學習方法不正確并且課堂教學活動沒有顧及到全體學生的要求。為此,筆者認為在教學工作中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問題的解決
(一)學生學習現狀的調查
為了全面具體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被動地位,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作用,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本人對兩個班進行了問卷調查,包括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程度,教材的難易、對課堂教學的意見以及學習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等。調查結果整理如下:
*對語言學習策略不了解,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占61%。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學習責任心不強,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一定的學習計劃,對自己的學習進步不知道怎樣評估,學習信心不足,學習效率不高。
*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中,學生普遍認為閱讀較容易些。希望多安排一些聽寫、翻譯和語法練習,以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提高考試成績。
*我們選用的教材《當代大學英語》是一本時尚性、時事性和知識性結合的教科書。90%的學生喜歡所用教材,樂意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問題,但是其中部分學生認為教材對他們來講相對難些,他們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是不會用英語表達,只好表示沉默。
通過對調查的分析,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愿望是好的,但是他們在學習英語方面存在各種問題和困惑。針對一些主要問題筆者都做了一一的解答,個別問題和學生進行了討論。最后,大家把問題集中在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上,一致認為對學習方法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們選擇了12種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選擇,幫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也可以給老師一些啟示,以便我在教學工作中調整課堂教學方法,有效地傳授知識。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學習方法調查分布情況:
從統計結果中,我們發現,除了4、7、11和12的方法沒有超過半數外,其他的方法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方法。從1、6、10的調查數據來看,學生非常希望掌握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但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英語基礎掌握的情況,筆者決定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培養,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
(二)語言學習策略的培養――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本學期筆者的培養目標主要放在培養學生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上,同時,對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希望他們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的英語教學,為他們有效地學習英語奠定基礎。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對學生進行外語語言學習策略的培養。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對于學習者是終身受益的。與語言學習策略有關的策略有間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會策略)和直接策略(認知策略、記憶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是智力活動中的一種關鍵因素,學習者的元認知水平高,其學習的自控力、自覺性、目的性、計劃性、靈活性和領悟性都強,且善于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途徑和策略,因而學習能力也強。因此,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實踐學習計劃、學會進行學習評價一直貫穿于教學中。為了培養他們的自覺性,我采取的方法是,由開始的“要我做”,到“我要做”。“要我做”是指上課嚴格要求,按時完成作業,平時的測試與期末成績緊密掛鉤,培養他們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我要做”是指希望他們在以后能夠自覺地投入到學習實踐中,做學習的主人。思想覺悟教育在講課時與課文有機結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特別是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家庭,他們有各自的思想和不同層次的社會閱歷和知識結構,和他們在課堂上交流,可以教學相長。
其次,情感策略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和始終如一的學習態度。例如,一位學生在書面調查中這樣寫道:“英語是我最喜歡學習的課程之一,但我不清楚英語到底以后對我有什么作用?”給他回答到:“我們不能確定英語是否能成為你以后從事的主要專業,但是我們確信英語會增加你的就業機會,并一定會對你以后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給他創造一些機會參加英語競賽或者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示范表演,使他更加喜歡學習英語。
關鍵詞: 信息技術環境 大學生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對策
1.引言
大學英語是我國大學階段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英語人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正逐漸從注重語言知識的掌握轉向關注對人的教育,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對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生的問卷調查展開了討論,分析信息技術環境下該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和特點,提出進行有效自主學習的方法,以期為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借鑒。
2.信息技術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基礎,強調學生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和認知工具,并且以信息能力為核心。
信息能力主要是指獲取信息能力、處理信息能力、傳播信息能力及信息免疫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是指學生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能熟練地使用信息檢索工具來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料與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能力是指學生具有對已獲取的信息進行歸納分類、存儲記憶、鑒別篩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傳播信息能力是指學生具備把經過思維加工后再把信息傳遞出去的能力。
3.問卷調查
3.1調查內容及相關數據。
我從內蒙古師范大學06級學生中隨機抽取理科和文科專業的學生各150人,共計30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包括35個項目,全部為單項選擇題,選項分三級和四級兩種,要求學生從所給的三或四個答案中選擇一個。問卷內容主要分七個部分:(1)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情況;(2)關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3)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4)學生利用信息的能力;(5)教師利用信息的能力;(6)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情況;(7)有關學習資源的利用。
3.2調查分析與啟示。
3.2.1科學及系統的學習策略缺乏
學生對學習策略運用得不好。預習策略、自我提問、反思策略和學習時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使用得相當少,分別只有28.9%,25.3%和33.7%;只有19.8%的學生在學習時能使用復習策略來幫助記憶和復習;記筆記的策略使用的人數也很少(使用的學生占45.5%);有72.9%的學生從不或很少能制定英語學習目標并認真執行。有71.6%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是比較盲目的,不是很了解教學目的與要求;做得最差的是利用各種機會用英語交際與堅持在課后進行聽、讀等訓練,有86.8%的學生很少用英語進行交際,有高達87.2%的學生不能堅持在課后進行聽、讀等訓練。這說明我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被動,沒有把自己看作學習的主體,學習缺乏積極性。
3.2.2學習動機的缺乏
有56.6%的學生覺得英語有趣,想把英語學好;有52.8%的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英語;有43.7%的學生經常把學習的失敗歸因為自己的運氣不好或任務太難,說明這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歸因;有33.7%的學生考試前擔心考不好,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壓力較大。但是,調查也發現,有60.0%的學生課堂上不能積極與老師配合,這說明他們的自我負責精神和主動意識不夠好。
3.2.3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對于學習計劃,有51.7%的學生很少制訂學習計劃,有23.3%的學生根本不制訂學習計劃。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是盲目的;有82.3%的學生對于制訂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不能很好地執行,也不能對制定的學習目標很好地完成,學習過程總是被動的,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能貫徹執行自己先前的計劃,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督促,有高達45.2%的學生管不住自己,不能主動學習;僅有15.6%的學生能自己主動地進行學習;有58.1%的學生在課后學習時,對于教師的要求不能獨立完成。復習備考有55.5%的學生能制訂學習計劃,并按照制訂的計劃進行復習;有43.8%的學生沒有計劃。
3.2.4學生信息能力比較低
有43.2%的學生很少利用資源學習在線課程。有58.3%的學生只是偶爾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有60.4%的學生不能或很少能對搜索出的信息迅速判斷出哪些值得保存或下載。這部分學生的信息分析處理能力比較弱,容易受一些冗余信息的影響,只有38.8%的學生能做到迅速判斷信息的有用性,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擾。所以在信息時代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信息分析處理能力,對促進他們自主學習效果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在自主學習時,應該加強學生在信息技術和信息能力方面的學習。
3.2.5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影響
有48.6%名學生認為影響比較大,有20.5%的學生認為影響非常大。可見,學生認為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對他們的學習效果影響很大,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具有較高的信息技術水平。
有48.3%的學生認為教師在多媒體授課時,其內容呈現方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比較大;有8.0%的學生認為非常大。這說明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認為教師在授課時其呈現內容的方式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是有影響的。所以,教師要關注自己在授課時內容的呈現方式,要注意呈現知識的手段要豐富一些,教學內容的呈現就會有更多的選擇,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學習效果好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能提高了,有利于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自主學習。
3.2.6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缺乏
有65.5%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很少評價或不評價,說明多數教師還沒有意識到評價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有78.8%的學生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很少。僅有13.8%的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很少和不評價的占絕大多數(84.2%)。這就說明,學生缺乏自我評價的意識和方法,自我調控能力缺失,在自主學習中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基本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2.7有關學習資源的利用
分別有54.5%和20.5%的學生都認為自主學習中心等學習資源對自己的學習幫助非常大或比較大,僅有3.8%的學生認為幫助只是一點點,有20.5%的學生回答不太清楚。這說明學習資源對學生的學習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還有待于開發利用更多的其他學習資源。
4.對策
分析調查問卷顯示,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根據這一現狀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對策,以幫助學生盡快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加快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4.1重視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重知識傳授,輕學習策略培養。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教會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并創造運用策略的機會。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弱項,鼓勵學生利用更多的機會開口說英語,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并督促學生執行,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所以,盡管我校學生具備了一定水平的認知學習策略,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
4.2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決定著學習效果,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培養鍥而不舍的精神,逐漸培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運用圖片、聲音、影像等創設英語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引起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4.3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沒有制訂學習計劃,不清楚自己的學習進度,更不能及時調整,在自主學習方面不能做到自我評估、自我監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逐步培養形成的。無論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在學習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自主學習中,可以通過自我記錄技術幫助學生增強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控能力,所采用的形式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完成之后填寫一種學習記錄表和清單。學生通過填寫學習記錄表來監控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4.4發展學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能力之一。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教授給學生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使學生具備熟練應用信息系統中的各種軟硬件工具的基本操作能力、常用軟件的使用能力和個人需要的各種軟件的使用能力。其次,教授給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即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運用搜索引擎、“幫助”等信息工具在各種信息資源中進行瀏覽與查找,以較少的時間從信息源獲取符合自己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需要的有效信息的能力。
4.5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的培養,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普及的今天,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評價者、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僅有語言知識而沒有信息素養的英語教師,無法有效地獲取最新的語言教學、科研信息,不會使用最新的優秀教學軟件,既無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又無法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更談不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不僅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且是英語教學的需要。教師的信息意識,信息處理的能力都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具備的信息能力主要有:(1)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2)能夠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教學支持與管理的能力;(3)具有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能力。
4.6加強自主學習環境資源的建設,引導學生自覺使用。
自主學習環境資源的建設包括硬件環境的建設和軟件環境的建設。其中硬件環境有多媒體教室、自主學習中心、校園網等的建設,這些硬件資源的建設都比較到位,只是需要注意硬件的改造更新,也就是說大體已經具備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硬件條件。但現在的電子閱覽室里沒有相對充足的電子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以,要將建設好電子閱覽室要當成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另外,培養和提高學生包括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能力等在內的學習能力也是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資源,注意引導學生自覺使用適合自主學習的多媒體資源,使資源建設發揮最大效用,關心學生的具體個性化的使用需求。
4.7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自主學習者必須依照一定的標準對自己的學習做出分析和判斷,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調節,即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自覺地監控學習過程和評價學習結果,分析和總結在知識、技能、情感、策略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隨時調整學習心態、學習進度、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學習重點。事實上,自控學習過程和自評學習結果是自主學習過程中常用的技巧,是自主學習過程的一部分。經常地自控和自評能保證自主學習健康有序地進行,順利實現預期的目標。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自主學習有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信息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得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多的選擇權與自。在信息技術環境下,以自主學習為主的終身教育已成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因此,要努力培養在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在完成正規的學校教育后仍能繼續有效地學習,以適應復雜多變的高科技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萍.基于網絡的英語學習自主性的培養[J].中國電化教育,2006.3.
[2]范姣蓮.網絡環境下外語教學模式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6.3.
[3]高玲.信息技術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6.6.
[4]黃怡俐.多媒體教學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的探討[J].中國電化教育,2006.4.
[5]龔嶸.大學英語自主式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探微[J].外語界,2006.2.
關鍵詞:高職院校 自主學習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4-0031-02
Holec對“自主學習”作了如下的界定: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生自我負責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具體地講,就是能夠自己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控習得過程及自我評估學習效果。他指出,自主學習要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學習者必須有能力負責管理其學習,二是必須有這樣一個學習機構,學生在這個機構里能支配自己的學習(轉引自華維芬Zoolb)。Dickinson(1987)提出有不同形式的學習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由學習者自我決定,完全沒有老師的參與,就是完全自主學習,如果有教師不同程度的參與,即可稱為指導性自主。從自主學習要具備的兩個前提條件來看,自主學習在高職院校實施的難度較大,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學習自覺性不強,管理自身學習的能力較弱,完全自主學習顯然是不適合他們的,教師必須要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因此,對高職學生只能實行指導性自主學習。如何建立指導性自主學習模式?這是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1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現狀調查
為了解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筆者采用集體問卷調查法對我院大專一二年級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狀況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隨機抽取全院各個系部共500 名學生,從中選取有效問卷450 份,采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13.0 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所得結論歸納如下:
(1)數據顯示,我院被調查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六個方面(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計劃、學習策略、學習評價)的平均值都低于3 分(3分表示符合),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平均值僅為2.18分。這說明從整體而言,我院被調查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處于非常低的水平。
(2)學生對英語沒有太大的興趣, 很難體會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探索,但知道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各類英語考試拿到英語三級證書。這說明我院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學習動機弱。
(3)被調查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缺乏豐富性,語言輸入不夠。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材料僅限于課本,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學習,沒有想通過課外手段增加語言輸入和提高語言能力。
(4)對英語學習策略了解甚少。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從未使用過學習策略,只是一味地跟著老師被動地學習。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有些學生對閱讀策略知道一些,但是對其它方面了解甚少,尤其是寫作和口語方面掌握得更少。
(5)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學習沒有計劃性,時間管理能力差。學生缺乏對英語知識系統掌握的規劃性,很多學生沒有制定過長遠的、具體可行的計劃;即使有少數學生制定過,也很少能付諸行動。
2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現狀的成因分析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差, 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有以下主客觀方面的原因:
(1)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不夠。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自主學習在英語學習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他們卻仍然依賴教師指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材料、監控和評估活動。這種過分依賴教師的消極態度必然對自主學習帶來負面的影響。動機是激勵某人從事某項活動的內在驅動力,是自主學習的必要條件。動機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70%的學生認為考試驅動他們努力學習英語,即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是外在動機。但對于自主學習,起決定作用是內在動機,因為受內在機驅動的學習者能夠制訂學習目標,愿意為學習承擔責任。
(2)高職院校薄弱的自主學習氛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很少有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過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培訓。目前,自主學習在高職院校還處于嘗試階段,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怎么進行、應該進行怎樣的引導和輔導都還處于比較模糊的階段,所以幾乎沒有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過系統的自主學習策略的培訓。②沒有形成完善的自主學習機制。大多數高職院校從構建自主學習中心,到確定自主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對其進行監控、評估等方面都還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機制,這個機制的建立和如何運作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也有很大影響。③教師未能轉變自身和學生的角色。不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就連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本身都未能轉變自身的角色,還是把自己放在主導者的地位,告訴學生該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去做,這樣使得學生也沒法轉變自身的角色,繼續被動地接受知識。
3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筆者從需求分析,教育目標的設計,課程設置的組織形式,課程的評價,反饋等方面入手,對我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公共英語課程設置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本論文調查的對象為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在校生,包括一年級,二年級及參加畢業實訓的學生80人,英語教師4人,行政管理人員2位。針對學生和教師兩個群體,筆者設計了三種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38份,收回問卷138份。
2調查結果分析
2.1公共英語課程設置的主體情況
通過調查顯示旅游管理專業的公共英語課程設置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對于旅游管理的公共英語分為兩個部分,基礎英語部分和專業英語部分,基礎英語和全校其他非英語專業學生所用的教材,課程設置一樣,專業英語階段的教材和課程學時,考證等缺少了一些環節,如沒有針對每屆在校生的學習情況,對職業崗位的需求沒有進行多方位的需求分析;在設置課程方面沒有與本專業的畢業生,學生,用人單位進行調研和溝通。
2.2公共英語課程內容,學時,教材及考證要求情況
通過調查顯示,該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所有英語課程分為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和專業英語基礎課程。這是教學大綱的要求,也是該專業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培養的要求。從學時上來看,基礎英語課程主要分在兩個學期,為8個學分。每學期每周4個課時;在專業課程階段,只有一門酒店英語課程,同樣4個學分。在教材使用上,每年用的都是國家級規劃教材,但由于沒有單獨的聽說課程,聽說訓練只能在英語課中訓練,每兩周一次的語音課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還有待改善。學校將英語等級證書與畢業證掛鉤,要求學生在畢業前取得大學英語三級考試。
2.3公共英語教師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資質及學習情況
通過調查顯示,目前酒店管理專業的基礎英語由公共英語教研室的老師隨機擔任,專業英語由酒店管路專業的老師擔任。在師資力量上來說,酒店專業英語老師的酒店管理相關英語實際操作方面缺少現實經驗,在教學上存在著照本宣科的一些問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差的比較多,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專業英語學習上,他們更多的是依賴老師,不能獨立自覺學習,達不到專業英語教學應有的效果。學生情商缺失,當學生進入酒店實訓時受了委屈就哀聲載道,社會適應力差,溝通能力和知識面都有待提高。
2.4公共英語考核評測體系的情況
現行的高職英語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以終結性評估為主。基礎英語以大學英語三級考試作為主要的評估手段,專業英語以期末考試作為考評手段,應試傾向嚴重。整個英語教學都缺乏對學習過程的關注和監控,無法在第一時間如實反映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水平。
2.5畢業生就業情況
根據酒店專業就業統計情況,2013年6月畢業生的就業率97.8%,升學率39%(專升本,自考本科)。問卷調查顯示,星級酒店尤其是前廳接待需要英語交際能力很強的學生。在剛畢業的學生應聘情況來看,只有60%的畢業生能夠勝任這樣的工作,其他的畢業生都應聘的是基層職位,面試時甚至有學生不會用英語進行日常問候,張不開嘴。有部分酒店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基礎崗位流動性相對大,他們非常歡迎在學校受過系統技能訓練的應屆畢業生,但工作中常常出現學生嫌工作辛苦,工資低,工作不專心,頻頻跳槽的情況,讓企業管理者對學生失去信心。筆者也訪問到一部分畢業生在從事與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這些工作對英語語言能力根本沒有要求,學生表示也正是因為不能很好的運用英語,所以喪失了找到好的工作崗位的機會,沿海城市很多星級酒店都需要很好的英語溝通運用能力,而學校的學習沒有讓他們掌握這項重要的技能。
3解決目前酒店專業英語相關問題的課程設計
針對現在酒店專業英語課程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以正確的課程價值觀作為指導,以市場需求作為導向,將職業能力培養當主線,以學生技能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
3.1英語課程計劃的制定,教學目標的設定,課程內容的選擇
學生所需要的是有夯實的語言基礎來滿足崗位的需求。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增加所有英語課的學時,強化聽說練習,在與專業英語的銜接上,要平穩逐步過渡。要重視實踐教學,更好的利用實訓室來進行實景訓練。有效的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一體化。增開英文選修課,比如跨文化交際英語,涉外旅游英語,商務英語等等,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語言應用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基礎英語采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并根據學習周期進行學習情態分析,與學生溝通,調研學生的情態發展水平。
3.2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
教學評價機制不能只注重學生期末筆試成績,而要多元化進行。從課堂表現,課后的反饋,形成性測試,總結性測試,問卷調查,個人訪談等多角度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和學習效果的整體測評。在對教師的教學測評中,要側重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效果檢查。從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學習過程,教學素質和教學效果做整體的評價。學校可以組建一個由教育部門,教育教學專家,學校,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的教學評估小組,從日常教學中收集各種記錄教學的資料,通過一個時期的綜合調研,為英語課的開設提供更加客觀的事實依據。基于Bloom(1971)的形成性評價理論,對學生的測評可以加大平時考核力度的比例,以“平時成績50%+期末考試50%”來評測學生,并適當添加酒店方向英語語言能力運用的實例情景對話考試,通過學生餐前帶位,與客戶互動及處理客戶投訴等內容從語音語調,詞匯語法,互動交流等進行綜合評分。一線教師可以用Gaedner的學習檔案式評價來指導學生整理,完善,更新自己的英語學習檔案,其中包括學習計劃,測試,作業,筆記,學習評價,評語等等。
3.3英語教學環境,師資,教材等外在條件的改善
雖然學校有比較完善的校內實訓基地,但英語課只在教室互動,全部為理論教學。筆者認為可以利用校內的實訓室整合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和共享教學資源,教學演示,工作情景模擬,增加互動教學,進行時時測試,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在校外擴展上,應該要多開發合作項目,進行體驗式教學,學生頂崗實習等等。在師資力量的培養上,要培養英語教師成為“雙師型”的教師。我們可以借鑒國外一些學校的做法,開展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合作的教學方式,專業英語教師向專業教師提供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展,專業教師幫助專業英語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在實際運用中語言的目標情景。學校多選派一些青年英語教師參加兼職,頂崗實踐,從而增加工作經驗,有利于教學。聘請企業專家等進行講座,授課,傳授酒店專業的知識和行業發展的新形式。對于教材的建設和開發,除了采用較為適合我校學生情況的像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高職英語教材之外還要多聘請專家,組織本校教師編寫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可以以任務驅動式為模塊結構,用完整的工作流程來設計組織校本教材,讓學生通過授課,實訓,情景體驗的方式來完成一個個任務,從而提高實際酒店工作中運用英語的能力。教材建設和編寫團隊要做好教材配套練習,參考書,網絡課程等的統一編寫,要開發體現現代化教學要求的全方位立體式教材,不能只是單一用一本紙質教材來完成整個英語教學工作。
4結語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學困生;形成原因;轉化對策
在當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現象非常嚴重,產生了大量的“英語學困生”。這種狀況制約了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了義務教育的整體水平,也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精神。如何轉化“學困生”成為農村英語教師共同探討的熱點問題。
一、何為“學困生”?
現代意義上的“學困生”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學業不良”,還包括“學習失能”。這些“學困生”的智力屬正常范圍,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適應普通學校教育條件下的學習生活,最終導致“學業不振”或“學力不良”。“學困生”強調的只是學習困難,學習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但這種現象在一定的補救教育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這些特點使“學困生”有別于其他特殊教育的對象,諸如弱智生、道德品質差的學生等。
二、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
(一)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影響著學生學習的動機。
由于國家教育制度的改革,大中專畢業生國家不再包分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因此,有很多家長認為讀書多已沒有用了。在這種新的“讀書無用”的思想指導下,他們對送子女讀書、考大學已失去信心,一些學生在其家長的這種教育價值觀的影響下,覺得前途渺茫,從而學習無目標,不認真學習,學習成績較差,特別是英語這一學科。
(二)學生自身的性格原因阻礙著學習的效果。
1.內向型。農村初中學生性格大多內向。這些學生主要來自“村小”,甚至“屯小”,他們從小生活在山旮旯里,從不與外人接觸,不善于與人交往,少言寡語。教師領讀時,他們不敢大聲跟讀,全班齊讀時,他們閉口不開,教師提問時,他們低頭不語。這些學生本也想把英語學好,勤動筆,常默寫,但終因學的是“啞巴”英語,讀不出,難記住,成為“學困生”。
2.好動型。這類學生的思維較活躍,但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課外貪玩。初學英語時,他們的成績還跟得上,但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加大,成績逐漸跟不上,而跟不上后便失去信心,以致最終成為“學困生”。
(三)教師的原因導致學生厭學是“學困生”成因的主要因素。
1.教師的責任心。有些英語教師只關愛優等生,對差生漠不關心,任其發展,使差生得不到教師的關愛而失去信心,成績越來越跟不上。
2.教師的心理素質。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動怒異常,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使學生從對教師的反感轉變為討厭英語這一科而不學。
3.教師的教學方法。一些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是單純以完成任務的態度進行教學,從而一味用灌輸的方法、填鴨的方式,教學方法單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不喜歡英語而不學。
三、轉化“學困生”的對策
(一)尊重、理解、關愛學困生。
學困生往往因自身學習成績不好,變得自卑,而與老師同學不太親近。其實,他們內心深處也渴望與老師同學親近,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尊重學困生的人格,理解學困生的心態。甚至要有所偏愛,讓其體驗到老師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只要關心、愛護學困生,真誠和藹地對待他們,并且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二)教法多樣化,激發學困生學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記憶單詞,平時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讀、背,而是采用游戲或競賽的方法來促使學生主動地去記憶單詞。而游戲“Turn over and say”無疑是最受學困生的喜愛。這個游戲的方法很簡單,教師將學過的所有單詞的圖片放在一起,用洗牌的方式洗一下,然后讓每組每個學生輪流抽一張,并且讀出和拼出該圖片所代表的單詞,對了,就把圖片“吃下”。最后統計出各組圖片的總數,多者為勝。學困生為了不拉自己組的后腿,活動前,就會想盡辦法多記單詞,碰到不會讀的,也會主動請教他人。活動時,他們為了替自己組多奪取圖片,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一段時間下來,他們記住的單詞越來越多,為本組奪取的圖片也越來越多,從而受到組員的注意,贏得了他人的重視,嘗到了付出的甜頭。這樣,讓他們感覺到學英語有趣,從而激發學好英語的信心。
(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分類、分層次進行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將他們分為上、中、下三級,分別對待每一層次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處于“跳一跳,摘個桃”的學習狀態,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學困生由于具有羞怯心理,在課堂上往往不敢開口,我常常鼓勵他們多開口,提問時盡可能設置一些簡單的題目,增加他們的答題機會,萬一答不上,我總是面帶微笑地啟發和引導他們,從不挖苦,指責他們,以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讓他們始終保持輕松、愉快的積極心態,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好的“學困生”,除了要督促檢查他們掌握知識情況外,更要對他們加強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他們對待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做到語言風趣、幽默,吸引學生,達到讓學生專心聽講的目的。課外,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制定奮斗目標,每天明確學習計劃,指導他們如何開展預習和復習工作。
如:為他們單獨明確預習提綱,明確預習重點、難點,不懂的地方要求他們第二天課堂上認真聽,還不能理解的,課后加以輔導。每天教授的單詞、句型等做到當天消化。通過一段時間的反復訓練,逐步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作為教師,首先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才會關心、熱愛自己的勞動對象——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才會一切為“學困生”著想,為“學困生”的一切著想。用愛心去溫暖他們的心,喚醒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找回自信,鼓起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